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法律给你规定了一个时间范围,在这个时间内你要去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你再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是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你可能就会失去胜诉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举个例子,假如小明借给小红一笔钱,约定还款日期是2020年1月1日。到了还款日期小红没还钱,从这一天开始小明就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损害,那么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了。正常情况下,小明要在2023年1月1日前去法院起诉小红要求还钱。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小红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法院查明情况后,可能就不会支持小明的诉求。
不过,诉讼时效也会有中断、中止的情况。《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 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比如小明在2021年1月1日向小红催要过欠款,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这一天重新开始计算三年。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了中止的法定事由,比如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
了解诉讼时效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要关注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征地多年没拆迁的情况下,应该怎么赔偿?
互殴伤情鉴定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一般会判多久?
职务侵占300万量刑会判多少年?
朋友用我实名认证在民间借钱该怎么办?
诉前调阶段的管辖异议可以直接放到民初阶段处理吗?
买二手房是否还需要交契税和个税?
如何确定属于医疗纠纷?
婚后签财产协议怎么才有效呢?
婚后父母都负债了该怎么办?
危险驾驶罪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包头昆区离婚办事处的位置在哪里?
农村自建房是否可以确权?
怎么给孩子改医保卡密码?
高考是否需要交社保?
公司减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商标异议申请的办理步骤是怎样的?
交通意外险的保险范围是什么?
买期房被侵权的情况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