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换押和羁押制度是什么?
我亲戚成了犯罪嫌疑人,听说涉及换押和羁押,我不太懂这俩制度是咋回事。换押是啥时候换,羁押又有啥规定呢?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情况,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犯罪嫌疑人换押和羁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是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分别对换押制度和羁押制度进行详细解释。 换押制度指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案件从一个办案机关移送到另一个办案机关时,需要办理换押手续,将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管理权进行转移。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各办案机关之间的工作衔接顺畅,确保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状态得到准确记录和监管。依据《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制度的通知》,凡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的,均应办理换押手续。比如,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时就需要办理换押手续,把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管理从公安机关移交给检察机关。 羁押制度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剥夺人身自由、予以监管的强制措施。羁押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毁灭证据或者继续实施犯罪,以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羁押的期限和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此外,如果存在特定情形,如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等,还可以进一步延长羁押期限,但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在实际操作中,换押和羁押制度紧密相关。换押是羁押管理权的转移,而羁押则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换押和羁押,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违反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羁押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