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通俗来讲,就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它的主体范围。 首先,一般主体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这里的交通运输人员很好理解,就是那些直接参与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活动的人。像汽车司机,他们每天在道路上驾驶车辆,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因为违规操作,比如超速、酒驾等导致发生严重事故,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面的司机就是典型的交通肇事罪主体。 其次,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非交通运输人员指的是没有从事专业交通运输工作的普通人。比如没有驾驶证的人私自开车上路,发生了重大事故,同样要按照交通肇事罪来处理。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交通运输从业者,但只要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就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例并不少见。 此外,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也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如果这些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同样要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这是因为他们对车辆的运营和人员的驾驶行为有一定的管理和指挥权,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直接开车就逃避责任。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交通运输人员。无论是谁,只要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了法规,造成了严重后果,都可能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参与交通活动时,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