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继承是怎样的?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一种连续继承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本来该某个人继承的遗产,在他还没实际拿到手的时候他就去世了,那他应得的这份遗产就由他自己的继承人来接着继承。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转继承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死亡。这是转继承发生的时间要件。比如,老王去世了,但是他的几个子女还没商量好怎么分割老王的遗产,其中一个子女老张在这个期间也去世了,就可能发生转继承。 其次,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如果继承人因为某些法定原因丧失了继承权,或者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就不会发生转继承。例如,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等严重违法行为会导致丧失继承权,这种情况下就不适用转继承。 在转继承中,转继承人可以是被转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比如上面例子中的老张去世后,老张的配偶、子女等法定继承人就可以作为转继承人继承老张应从老王那里继承的遗产份额。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不同。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而转继承是继承人后于被继承人死亡。 在实际处理转继承问题时,需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遗产的分割和继承,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各方对转继承的处理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