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商家为了赚钱,使用了一些不公平、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方法和其他商家竞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明确规定。该法第二章列举了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市场混淆行为。这就好比有一家知名的奶茶店叫“快乐茶”,突然出现一家“块乐茶”,店铺装修、奶茶包装都和“快乐茶”很像,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同一家店,这就是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造成和他人的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商品的市场混淆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商业贿赂行为也是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容易销售出去,会给采购方的相关人员送钱、送物或者提供其他好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虚假宣传行为同样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有的商家会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明明只是普通的护肤品,却宣传说有神奇的美白、抗皱效果,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还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比如一家公司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生产工艺,这就是商业秘密。如果另一家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这个工艺并使用,就是侵犯商业秘密。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有些商家举办抽奖活动,声称奖品丰厚,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中奖,或者设置的中奖条件非常苛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 诋毁商誉行为也属于不正当竞争。商家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明确禁止这种行为。 总之,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在遇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