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后肇事者躲起来了该怎么办?


当遇到交通事故逃逸且肇事者躲起来的情况,以下是具体的应对办法。 首先,在事故发生后要立刻报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相关内容。报警后,交警部门会展开调查工作。他们有专业的手段和资源,比如查看监控录像、走访现场目击证人等,以确定逃逸车辆的信息和肇事者的身份。因为及时报警能为后续的调查争取时间,提供更准确的线索,也有利于交警尽快锁定逃逸者。 其次,要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这包括详细准确地向警方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逃逸车辆的特征(如车型、颜色、车牌号码等)以及肇事者的外貌特征等信息。只有你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警方的调查工作才能越顺利。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配合警方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执行职责,更快地找到肇事者。 再者,关于赔偿问题。如果肇事者购买了交强险,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在有责任的限额范围内,保险公司会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同时,你也可以通过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来获得一定的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最后,如果肇事者一直未被找到,你可以在一定时间后,凭借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法院判决你胜诉,在肇事者被找到后,你可以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来获得应有的赔偿。 总之,在交通事故逃逸肇事者躲起来的情况下,要依靠警方的力量进行调查,合理利用保险和救助基金解决赔偿问题,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