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人身损害后该怎么办,谁应该赔偿?


当遭受人身损害后,首先要明确这是指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导致伤、残、死亡及精神损害等情况。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时间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要及时进行救治,前往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后续的医疗记录和诊断证明也是重要的证据。比如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这些在后续索赔时都能起到关键作用。 接下来,要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人身损害,要及时拍照或录像,记录事故现场的情况,包括现场的环境、导致损害发生的物品或设施等。同时,寻找现场的目击证人,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因为证人证言在法律上也是重要的证据形式。 关于谁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因为他人的直接行为导致你遭受人身损害,比如被他人殴打、被车辆撞伤等,那么实施侵害行为的人就是赔偿义务人,他需要对你的损失进行赔偿。例如,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通常要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负责赔偿。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学校等,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比如商场的地面湿滑没有设置警示标志,导致顾客摔倒受伤,商场就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与赔偿义务人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尝试达成赔偿协议;调解可以由有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介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诉讼则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来判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