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面临公司虚假破产该怎么办?


当债权人面临公司虚假破产的情况时,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和自己拥有的权利。虚假破产,通俗来讲,就是公司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从而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意味着,如果公司的虚假破产行为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将受到刑事处罚。 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公司虚假破产的情况。第一步,收集证据。债权人要积极收集能够证明公司虚假破产的证据,比如公司隐匿财产的相关文件、虚构债务的合同等。这些证据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关键。 第二步,向法院提出异议。债权人可以在破产程序中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出异议,说明公司存在虚假破产的情况,并提交自己收集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债权人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第三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债权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公司的虚假破产行为构成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债权人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员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步,参与破产财产分配。即使公司存在虚假破产的情况,债权人仍然有权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要及时申报债权,确保自己的债权得到确认。如果发现公司在破产过程中有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债权人可以要求追回这些财产,用于清偿自己的债权。 总之,债权人在面临公司虚假破产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共同打击虚假破产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