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虚假出资高管该怎么办?


当遇到股东虚假出资的情况时,公司高管首先要对“虚假出资”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识。虚假出资是指股东表面上出资,但实际上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 从高管的权利和义务来看,高管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这意味着高管有责任维护公司的利益,在发现股东虚假出资时,要积极采取措施。 具体来说,高管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是调查核实。高管需要收集相关证据,确定股东是否真的存在虚假出资行为。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股东的出资凭证、财务报表、银行转账记录等。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判断股东是否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了出资义务。 第二步是内部沟通。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高管可以与虚假出资的股东进行沟通,要求其及时补足出资。在沟通时,要向股东说明虚假出资的法律后果,让股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步,如果内部沟通无效,高管可以代表公司采取法律行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虚假出资的股东补足出资,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股东虚假出资的行为构成犯罪,公司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四步,在处理股东虚假出资问题的过程中,高管要及时向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报告情况,接受公司的监督和指导。同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文件保存工作,以备后续查询和使用。 总之,当股东虚假出资时,公司高管要依据法律规定,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