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约定低了该怎么办?


在合同签订中,违约金是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有时候,合同里约定的违约金可能会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这为我们在违约金过低时寻求救济提供了法律支持。 当发现违约金约定低了,无法弥补实际损失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处理。第一步,先尝试与违约方进行协商。毕竟协商是一种相对温和、高效的解决方式。你可以向违约方说明实际损失的情况,提出适当提高违约金的要求。在协商过程中,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因对方违约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凭证、间接损失的计算依据等,以便让违约方清楚了解你的损失程度。如果违约方愿意配合,双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对违约金的数额进行调整。 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就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你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你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证明约定的违约金确实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这就要求你提供充分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票据、财务报表、鉴定报告等,以准确计算出实际损失的数额。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你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违约金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赋予了我们在违约金过低时请求增加的权利,但在主张增加违约金时,也要合理、合法。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总之,在违约金约定低的情况下,我们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