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后开发商跑路了该怎么办?


当遇到买房后开发商跑路的情况,这会让购房者陷入非常被动和焦虑的局面,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开发商跑路的行为通常构成违约,购房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开发商无法继续履行合同,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开发商跑路往往符合上述条款中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或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况,购房者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同时赔偿相应的损失。 其次,要积极关注开发商的资产状况。一旦发现开发商有可执行的财产,要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购房者申请财产保全后,法院会对开发商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便在后续的执行阶段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 再者,还可以向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房地产管理部门有职责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他们可以协助购房者了解开发商的情况,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购房者也可以联合其他受影响的业主,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处理问题时更有力量。 最后,如果开发商的行为涉嫌犯罪,比如存在非法集资、诈骗等情况,购房者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侦查,追回相关的财产,以最大程度地挽回购房者的损失。 总之,在遇到开发商跑路的情况时,购房者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