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该怎么办?
我所在的企业和另一家企业签了借款合同,后来发现合同无效。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后续问题,比如借出去的钱怎么要回来,利息怎么算,会不会有什么法律责任之类的,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当企业间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时,以下是相关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首先,关于借款本金的返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所以,在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借款方应将所借款项本金返还给出借方。这是因为合同无效后,借款方占有借款本金就失去了合法依据,理应归还给对方。 其次,对于利息的处理。一般来说,合同无效时,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条款也随之无效。如果出借方要求借款方支付利息,通常不会得到全部支持。不过,在实践中,可能会根据公平原则以及双方的过错程度,由借款方给予出借方一定的资金占用费。比如,参考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来计算资金占用期间的费用。这是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避免出借方因资金被占用而遭受过大损失。 再者,关于双方的过错责任。如果借款合同无效是由于双方的过错导致的,那么双方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如果出借方明知借款方借款用于违法活动仍提供借款,而出借方和借款方对此都有一定的认知,那么双方都要为合同无效承担相应责任。这种责任可能表现为各自承担因合同无效而产生的损失,如诉讼费用等。 最后,若双方就借款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对借款本金、利息以及过错责任等问题作出公正的裁决。总之,企业在遇到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况时,要依据法律规定妥善处理,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