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能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我遇到个事儿,和别人有点纠纷,手里有一些和对方的手机短信记录,这些短信内容和纠纷相关。我想知道,在打官司的时候,这些手机短信能不能当作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呢?我不太懂法律,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手机短信是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不过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电子数据,而手机短信就属于电子数据的一种。这意味着手机短信具备成为证据的资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手机短信都能被法院采纳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法院会从多个方面对手机短信进行审查。其一,真实性是首要考量因素。这要求手机短信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经过篡改。比如,不能通过技术手段修改短信的内容、发送时间等信息。要保证短信内容和发送接收情况是原始的、真实的。其二,关联性也很关键。手机短信的内容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短信所涉及的内容要能够对案件中的某个事实起到证明作用。例如,在借款纠纷中,短信中提及了借款的金额、时间、还款约定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借款事实相关,就具有关联性。其三,合法性同样不容忽视。获取手机短信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通过非法手段,如盗窃他人手机获取短信、未经授权侵入他人手机系统获取短信等方式取得短信。只有在满足上述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条件下,手机短信才能被法院采纳,进而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我们在纠纷中打算使用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为了确保其证明力,最好对短信进行保全。可以通过公证机关对短信进行公证,将短信的内容、发送接收情况等进行固定,以增强其可信度。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证据一起使用,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样更有利于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总之,手机短信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