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时家人起纠纷该怎么办?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财产,但是在遗产继承这件事上,家人们的意见很不一致,产生了纠纷。我想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在法律上对于这类纠纷又是如何规定和处理的呢?
展开


当遗产继承时家人起了纠纷,首先可以尝试自主协商。这就是在继承争议发生后,大家在完全自愿、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互相体谅、各退一步,商量出遗产分配的时间、方式以及每个人应得的比例,然后按照商量好的结果分割遗产。《民法典》鼓励这种平等友好的协商方式来处理继承问题。 要是自主协商没办法达成一致,还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门进行调解工作的组织,他们会从中斡旋,帮助各方沟通交流,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经过调解还是无法解决纠纷,那么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对遗产继承纠纷作出公正的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明确了不同情况下遗产的处理依据。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能帮助确定哪些人有权利参与遗产继承以及先后顺序。 总之,遗产继承纠纷有多种解决途径,法律为公平公正处理这类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大家在处理时,要依据法律,尽量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维护家庭关系。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就是在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进行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并进行遗产分配的继承方式。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