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交警不处理该怎么办?


当遇到事故交警不处理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合法途径来解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在调查结束之日起五日内,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 如果交警没有按照上述规定处理事故,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步,可以先与负责该事故的交警进行沟通,了解不处理的原因。也许是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处理进度延迟,通过沟通,明确具体情况,也可以提醒交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处理。 如果与交警沟通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上级部门有监督和指导下级部门工作的职责,他们会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督促下级部门及时处理事故。 此外,我们还可以向公安机关的督察部门进行投诉。督察部门负责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他们会对我们反映的交警不处理事故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果发现交警存在违规行为,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诉讼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不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在采取这两种方式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