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被起诉了没钱还怎么办?


当面临高利贷被起诉且没钱还的情况时,我们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处理。 首先,要明确高利贷的定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所说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说,如果借款利率超过了这个标准,超出部分的利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当被起诉后,即使没钱还,也不能逃避,要积极应对诉讼。收到法院传票后,应按照传票上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向法院说明借款的实际情况,包括借款金额、已还款金额、约定的利率等,并指出其中属于高利贷的部分。比如,借款时约定的利率过高,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标准,那么可以请求法院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支持。 如果经过法院审理,判定确实存在高利贷情况,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对利息进行调整。对于合法的本金和受法律保护的利息,借款人还是有偿还义务的。如果确实暂时没有能力偿还,可以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尝试达成新的还款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比如,可以和债权人商量延长还款期限、减少每月还款金额等方式,以减轻还款压力。 要是协商不成,法院作出判决后,就必须按照判决执行。如果不执行,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会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过,法院也会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例如,在拍卖房产时,会保障被执行人有基本的居住场所。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面对高利贷被起诉没钱还的情况,要积极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