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有伤亡或财损该怎么办?


在交通事故中出现伤亡或财产损失时,了解正确的处理事项至关重要。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处理步骤和法律依据。 首先,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车。停车是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也是当事人应尽的法律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车辆驾驶人未立即停车,造成事故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导致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 其次,要及时救助伤者。人命关天,救助伤者是重中之重。驾驶人应当立即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若因救助伤者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接着,需要保护现场并报警。保护现场对于后续确定事故责任非常重要。在报警时,要清晰准确地告知警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和车辆损坏情况等信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而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较大的事故,必须及时报警。 之后,配合交警进行调查。交警到达现场后,会对事故进行勘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当事人应当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否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最后,关于赔偿问题。如果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涉及到赔偿事宜。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财产损失等。赔偿责任的划分通常依据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总之,在交通事故有伤亡或财损的情况下,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冷静处理,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