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暴力征地拆迁时应该怎么办?


当遇到暴力征地拆迁时,以下是一系列可以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以暴制暴。暴力冲突不仅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人身伤害,还可能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在征地拆迁中,以和平、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途径。 及时报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报警时要清晰准确地说明暴力征地拆迁的时间、地点、实施人员特征等信息,要求警方出警制止违法行为,并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警方有责任对这种暴力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可以用手机等设备拍摄暴力拆迁的现场情况,包括拆迁人员的行为、车辆信息、损坏的财物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证明拆迁方的违法行为,为自己的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可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都有权向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可以通过书面材料等形式,向当地政府的上级机关反映暴力征地拆迁的情况,要求其进行调查和处理。 如果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在行政诉讼中,可以要求确认拆迁方的行为违法,并要求给予相应的赔偿。在民事诉讼中,可以要求拆迁方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自己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