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未成年工资不给该怎么办?
当遇到欠未成年工资不给的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这里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等制定的法律,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则着重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进行保护。在工资支付方面,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而对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些规定,不仅要承担支付工资的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当遇到欠薪情况时,第一步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找到用人单位负责人,友好地沟通,明确指出按时支付工资是他们的法定义务,要求其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机构。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材料,包括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及工资拖欠的情况说明。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查证属实,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此外,还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仲裁委员会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如果未成年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作出公正的判决。总之,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当遇到欠薪问题时,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只带看一次房并被中介在手机上签字,这算是看房协议吗?
什么是真正的租赁合同 ?
在外地开房当地派出所会知道吗?
装修房子怎么提取公积金?
开公司需要多少费用?
监事履职不到位违反了什么?
自己的商铺被别人占用该怎么办?
种牙职工医保是否能报销?
信访事项受理后发现该问题已判决应怎么办?
行政复议不同意调解该怎么处理?
事故全责赔不起钱怎么办?
袭警致残量刑是怎么判决的?
偷电瓶车一般会判多少年?
做生意欠债不还属于民事纠纷吗?
非法侵占是否属于刑事案件,有法律规定吗?
劳动合同仲裁是必须经过的程序吗?
贩卖毒品罪轻辩护词该怎么写?
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费率下调是怎么回事?
消费者概念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