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刑事附带民事该怎么办?


在职务侵占案件中,如果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的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处理办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因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提出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诉讼。就职务侵占而言,公司作为被害人,因员工的职务侵占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就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职务侵占案件里,公司属于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既可以由公司自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能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一并提起。 那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该如何进行呢?一般来说,在刑事诉讼立案之后到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被害人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司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证明员工存在职务侵占行为的证据,以及因该行为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的证据等。这些证据要能够清晰地证明犯罪行为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要向法院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写明原告(公司)和被告(实施职务侵占的员工)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也就是要求被告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等)、事实和理由(详细说明职务侵占的经过以及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情况)。 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来判断被告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以及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法院认定被告的职务侵占行为成立,并且给公司造成了物质损失,就会依法作出判决,要求被告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一般仅限于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等。并且,法院在判决赔偿金额时,会根据实际损失情况进行确定。如果被告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 总之,在职务侵占案件中进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准备好充分的证据,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