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书超过时效该怎么办?
我之前有个民事纠纷,法院出了调解书。当时没太在意履行时间,现在发现调解书已经超过时效了。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还有什么办法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才好。
展开


在探讨民事调解书超过时效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民事调解书及其时效的概念。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它和民事判决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而关于民事调解书的时效,主要涉及的是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当民事调解书超过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就彻底丧失了权利。首先,如果对方自愿履行,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因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只是丧失了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实现权利的公力救济途径,但实体权利本身并未消灭。 其次,若对方未主动履行,权利人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看能否达成新的履行协议。一旦双方达成新的协议,那么就形成了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权利人可以依据新的协议要求对方履行。 另外,如果存在导致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法定事由,权利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向法院说明情况。例如,在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曾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不过,权利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这些事由的存在。 综上所述,民事调解书超过时效后,权利人并非无计可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