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条件但已事实收养该怎么办?
我收养了一个孩子,但后来发现自己不符合收养条件,可我们已经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现在我很担心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后果,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合法合规,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决办法。
展开


在我国,收养行为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才是合法有效的。事实收养指的是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群众也认为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合法收养手续的收养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同时,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对于不符合条件但已事实收养的情况,处理方式要分不同情形。如果是在《民法典》施行前(2021年1月1日前)已经形成的事实收养关系,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根据当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来认定。如果事实收养关系符合当时的法律或政策要求,可能会被承认其法律效力。例如,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事实收养关系,一般按当时的有关规定认定,在《收养法》施行后,符合该法规定的收养条件的,可以补办收养登记。 而在《民法典》施行后,如果不符合收养条件却事实收养,这种收养关系是不被法律承认的。此时,首先要考虑被收养人的权益保障。如果收养人后续能够通过努力满足收养条件,那么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收养登记,使收养关系合法化。若确实无法满足收养条件,民政部门可能会介入,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置被收养人,以确保其生活和成长环境的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