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与不成立该怎么办?


在探讨合同无效与不成立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这两个概念。合同不成立,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当事人并没有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根本没有形成。比如甲想卖苹果,乙以为买的是香蕉,双方对交易标的都没达成共识,这合同就不成立。而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等原因,被法律认定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当遇到合同不成立的情况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如果合同不成立,双方没有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各自返还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即可。比如甲给了乙部分预付款,乙就要把预付款返还给甲。 要是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例如,合同因一方欺诈而无效,受欺诈方可以要求欺诈方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比如双方都知道合同内容违法还签订,那么双方要根据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此外,如果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是因为第三人的过错导致的,受到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比如中介故意隐瞒重要信息导致合同无效,当事人可以要求中介赔偿损失。 总之,无论是合同无效还是不成立,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处理,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如果自己无法处理,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