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遗漏的财产该怎么办?


在离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遗漏部分财产未进行分割的情况。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遇到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离婚时遗漏的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夫妻双方办理离婚手续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疏忽、一方故意隐瞒等,没有对某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像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 当发现离婚时遗漏财产后,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一是双方自行协商。这是比较温和的解决办法。夫妻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遗漏财产的分割问题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如果双方能够协商成功,最好签订一份书面协议,明确财产的分割方案,以避免日后再次产生纠纷。 二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遗漏的财产进行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三条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在向法院起诉时,需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所以,一旦发现有遗漏财产,要及时采取行动,以免超过诉讼时效。 在准备诉讼时,要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财产的购买凭证、产权证明等,以证明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时,要写好起诉状,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总之,离婚时遗漏的财产是可以进行处理的。双方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