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离婚协议契约有哪些须知?


在我国,离婚协议契约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达成的书面协议。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直接关系到离婚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关于离婚协议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这意味着协议中必须明确双方是自愿离婚,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对于子女抚养问题,要明确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探视权的行使等内容。比如,抚养权归一方,另一方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具体金额可以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同时,要约定好探视孩子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保障未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探视权利。 在财产分割方面,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明确的划分。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双方需要对这些财产进行详细的列举,并协商好如何分配。例如,房产可以约定归一方所有,获得房产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对于债务处理,要明确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范围,以及如何分担。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双方需要共同承担偿还责任。 其次,签订离婚协议的程序也很重要。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提交离婚协议书。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离婚协议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询问双方一些问题,以确认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只有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和确认,离婚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 另外,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如果对某些条款存在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双方签订合法、合理、公平的离婚协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签订后,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人民法院会根据协议的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总之,签订离婚协议契约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协议的内容合法、合理、公平,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