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应该注意什么?


在离婚调解过程中,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离婚调解往往涉及到双方的情感纠葛和利益冲突,很容易让人情绪激动。但情绪化的表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例如,在讨论财产分割时,如果一方因为情绪失控而说出过激的话,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使得调解陷入僵局。所以,在整个调解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 对于财产分割问题,这是离婚调解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因此,在调解时,双方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收益等。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财产证据,如房产证、银行流水等,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平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方的合理诉求。 子女抚养问题也是离婚调解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在调解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子女的意愿和利益,确定合理的抚养权归属和抚养费数额。同时,还要明确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保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能够与子女保持正常的沟通和联系。 此外,还需要注意调解协议的内容。调解协议是双方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旦签字生效,就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在签订调解协议前,要仔细阅读协议的每一项条款,确保协议内容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如果对协议中的某些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要及时与对方和调解人员沟通,争取修改完善。同时,要注意协议的履行问题,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纠纷。 最后,要了解调解的程序和时间限制。不同地区的调解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调解会有一定的时间安排。要积极配合调解人员的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参加调解会议。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双方确实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要及时考虑通过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问题,以免耽误时间。 总之,离婚调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双方在法律的框架内,以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妥善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维护自己和对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