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企业承包经营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谨慎对待。以下从合同条款、法律合规、风险防范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明确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合同主体必须是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在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发包方通常是企业的所有者或具有处分权的主体,承包方则是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相应资质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当互相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其次,合同条款的明确和具体至关重要。合同应当详细约定承包经营的范围、期限、方式、承包金及支付方式等核心内容。承包经营的范围应当明确界定企业的业务领域、资产范围等,避免产生歧义。承包期限应当明确起止时间,以及是否有续期的条件和方式。承包金的数额、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应当清晰明确,以保障双方的经济利益。同时,合同还应当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发包方的监督权利、承包方的经营管理权利和义务等。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条款。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当仔细协商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 再者,要注意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如承包方未按时支付承包金、发包方未按照约定提供必要的经营条件等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争议解决条款则是指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方式和途径。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另外,要关注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合同内容不得涉及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同时,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还应当符合企业的章程和相关内部规定。如果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该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当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最后,要做好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证据保存工作。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当保留好相关的文件、资料和沟通记录,如合同文本、补充协议、会议纪要、电子邮件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及时记录合同的履行情况,如承包方的经营业绩、发包方的监督检查情况等。这些证据将在发生争议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签订企业承包经营合同需要注意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合同条款的明确和具体、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及证据保存等方面。只有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才能签订一份合法、有效、公平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