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时要注意什么,容易出现哪些陷阱?


在购房过程中,有诸多方面需要购房者格外留意,同时也存在不少可能出现的陷阱。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关于开发商的资质。在购房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等条件。如果开发商缺少这些证件,购房者可能会面临房屋无法交付、无法办理产权等风险。 其次是购房合同。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在签订合同前,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合同中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开发商提供的是格式合同,且未对重要条款进行提示和说明,购房者可以要求其进行解释。 再者是房屋质量问题。在收房时,要仔细检查房屋的质量,包括墙面、地面、门窗、水电等方面。如果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另外,还要注意小区的配套设施。包括小区的交通、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是否完善。有些开发商在宣传时会夸大配套设施的情况,购房者要实地考察,了解真实情况。 最后,关于购房资金的安全。要选择正规的付款方式,避免将购房款直接交给销售人员个人。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将款项支付到开发商的监管账户。这样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防止出现开发商挪用资金等问题。总之,购房是一件大事,购房者要保持警惕,仔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购房流程,避免陷入购房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