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要注意什么?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申请过程中,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仲裁时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你在公司工作时发现公司未依法支付加班费,从你发现这个情况那天开始计算,一年内你都可以申请仲裁。但如果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法定情形,比如你向公司主张过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公司同意履行义务等,仲裁时效就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其次是确定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你更方便的仲裁委员会来申请仲裁。比如,你的工作地点在A地,公司注册地在B地,你既可以选择向A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也可以选择向B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如果两地都有申请,那么由A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再者是申请材料的准备。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此外,你还需要准备好能够证明你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权益受到侵害等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最后是仲裁程序的遵守。在仲裁过程中,要遵守仲裁庭的纪律和程序。按时参加仲裁庭审,如实陈述事实,提供真实的证据。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