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应诉答辩书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应诉答辩书是被申请人回应申请人仲裁请求的重要法律文书。制作劳动争议仲裁应诉答辩书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基本信息的准确性。答辩书应明确标注答辩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则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是因为准确的基本信息有助于仲裁机构准确识别当事人身份,确保法律文书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虽然这里说的是仲裁申请书,但对于答辩书而言,基本信息准确同样重要。 其次,答辩内容要针对性强。答辩书应当针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回应。要明确指出申请人请求中不合理或者不符合事实的部分,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比如,如果申请人主张加班工资,但实际上不存在加班事实,那么答辩人就应在答辩书中详细说明工作时间安排、考勤记录等情况,以证明不存在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在答辩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再者,语言表达要规范、简洁、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歧义或者情绪化的语言。规范的语言能够体现答辩人的专业态度,也有助于仲裁员准确理解答辩人的意图。例如,不要使用夸张、诋毁性的言辞来描述对方,而应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和理由。 另外,证据引用要恰当。在答辩书中提及证据时,要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和证明内容。证据是支持答辩观点的重要依据,合理引用证据能够增强答辩的可信度。比如,如果以考勤记录作为证据证明工作时间,就要说明考勤记录的获取方式、记录的时间段等。 最后,格式要符合要求。答辩书一般应包括标题、答辩人信息、答辩事由、答辩内容、结尾和落款等部分。标题应明确为“劳动争议仲裁应诉答辩书”;结尾部分通常要写明“此致”“[具体的仲裁委员会名称]”;落款要由答辩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