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社区矫正法的内容有哪些?

我想了解下社区矫正法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我有个亲戚涉及社区矫正相关的事,我想知道这部法律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执行方式、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等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好帮亲戚多了解一些情况。
展开 view-more
  • #社区矫正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适用范围。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这些罪犯虽然没有被完全剥夺自由,但需要在社区中接受矫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依据《社区矫正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关于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严守纪律,清正廉洁。此外,还可以吸收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方面。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制定矫正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措施。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比如《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在教育帮扶环节。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需要,组织其参加必要的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其法治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同时,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中的在校学生完成学业。《社区矫正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增强其法治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社区矫正机构可以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对就业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中的在校学生完成学业。 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也不容忽视。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歧视。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对其个人信息予以保密。例如《社区矫正法》第四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歧视。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对其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社区矫正的解除和终止方面。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其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对象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社区矫正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其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