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我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现在公司想变更合同内容。我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况下公司有权利变更,哪些情况是不合理的。我想了解一下法律上规定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形,这样我才能知道公司的要求是否合法。
展开 view-more
  • #合同变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然而,随着各种情况的变化,劳动合同可能需要进行变更。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指的是在劳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它可以是工作内容的变更,比如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也可以是工作地点的变更,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变更劳动合同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情形。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同意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就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公司因业务拓展,需要员工从行政岗位调到市场岗位,经过与员工协商,员工也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除了协商一致变更,还有一些法定情形也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当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有明确界定的。根据《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六条规定,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况。 比如,由于城市规划调整,公司原来的办公地点需要搬迁到另一个区域,导致员工上班的距离大幅增加,这种情况下就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应该与员工进行协商,看是否能够就工作地点等合同内容的变更达成一致。如果员工不同意变更,公司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当劳动者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原工作时,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例如,员工在工作期间患病,康复后无法再胜任原来高强度的工作,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调整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 总之,变更劳动合同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双方自愿的原则。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了解这些法律规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需要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双方应该积极沟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