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顺序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没有留下遗嘱。老人的子女先于他去世了,现在不知道我们这些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能不能继承遗产,想了解下第二顺序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有资格继承呢?
展开


在我国的法定继承体系里,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继承遗产的。首先,咱们得清楚什么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简单来说,通常情况下,遗产会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只有当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丧失继承权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遗产。举个例子,如果被继承人去世后,他既没有配偶、子女、父母,或者这些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放弃了继承遗产的权利,那么就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登场,也就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依法继承遗产。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如果代位继承人也不存在或者丧失代位继承权,且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同样可以继承遗产。比如,被继承人的子女先去世了,其孙子女等代位继承人也没有或者丧失权利,同时又没有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这时第二顺序继承人就能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第一顺序还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都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如果对遗产继承有争议,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这样的法律规定,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合法的财产继承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