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集资房什么时候可以上市买卖?


单位集资房是单位组织职工向单位缴纳资金,由单位以自己的名义,在自有土地上筹建房屋,房屋建成后由单位依据内部集资建房的政策,按成本价销售给职工的房屋。关于单位集资房何时能上市买卖,这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从政策角度来看,集资房的产权通常有不同情况。一般而言,如果集资房是全额集资,在取得房产证后,部分地方政策允许在满足一定年限后上市交易。例如,有些地区规定需取得房产证满5年,才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上市买卖。这是为了保证集资房的福利性和稳定性,避免投机行为。 依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对于单位集资房,如果它属于经济适用住房范畴,就需要遵循上述规定。此外,还要看单位与职工之间是否有关于集资房上市交易的约定。有些单位在职工集资建房时,会与职工签订协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职工不得转让房屋,或者转让时单位有优先购买权等。如果有这样的约定,职工就需要按照约定来执行。 总之,单位集资房上市买卖的时间,一方面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要考虑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具体约定。在准备上市买卖集资房之前,建议先到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咨询具体的政策和办理流程,同时也要查看与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