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非司机时在什么时候需要担责?


在现实生活中,车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常常分离,也就是车主和司机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在什么时候需要承担责任呢?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般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后,通常由实际驾驶车辆的人承担赔偿责任。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车主把车借给别人,别人开车出了事,原则上是由开车的人来负责赔偿。 然而,车主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风险。如果车主存在过错,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里所说的过错,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车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并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比如说,车辆的刹车系统有问题,车主明明知道却还是把车借给别人开,结果因为刹车失灵导致了事故,那么车主就要担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机动车存在产品缺陷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车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例如,车主把车借给没有驾照的人,或者借给准驾车型不符的人,一旦发生事故,车主就要承担责任。 第三种情况是,车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如果车主明知对方喝了酒还把车借给他,出了事故车主肯定脱不了干系。 此外,如果车主是为了逃避某些法律义务而故意让他人开车,比如为了逃避酒驾检查等,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车主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总之,车主在把车借给别人时,一定要谨慎,确保车辆没有问题,借车人有合法的驾驶资格且适合开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己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