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公司通常在哪个阶段停牌?
我对公司收购流程里的停牌阶段不太明白。我正关注一家公司的收购情况,想知道按照正常流程,一般会在收购的哪个阶段出现停牌的情况呢?是刚开始筹划,还是进行到一半,又或者是接近完成的时候?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在收购公司的过程中,关于停牌阶段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明确标准。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往往在筹划或酝酿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初期阶段就可能停牌。通常,上市公司在筹划此类事项时,需要尽早向公司董事发送召开董事会会议所需的资料,并且在此之前要向上市管理部门提交股票连续停牌的申请,同时要对连续停牌的具体期限作出详细承诺。而且在发布关于股票连续停牌的公告时,董事会也要提前明确承诺停牌期限。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平披露等。 从收购的流程环节来看,基础工作阶段如只是初步制定公司发展规划、确定并购目标企业等,一般不会停牌。但到了具体并购业务流程阶段,如果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性质的收购,在进行尽职调查、审计与评估、确定交易价格等过程中,就有可能因相关事项重大且可能影响股价而停牌。比如在确定最终成交价格这样关键环节,如果消息过早泄露可能引发股价大幅波动,就可能触发停牌。 另外,《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上市证券公司确有必要需与监管部门沟通有关事项的,应当在交易日收市之后进行,涉及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事项,应当按规定及时停牌或公告。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收购事项可能影响股价时就需要停牌。 总之,收购公司大多在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具体并购业务流程阶段容易出现停牌情况,但具体还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收购事项性质以及是否符合相关证券监管规定等来确定。 相关概念: 重大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 停牌:证券交易所对某些股票或证券实施的临时交易暂停措施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