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在什么时候提问题?
我最近参与了一场官司,在庭审过程中,我发现审判长提问的时间不太固定。我想知道审判长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提问题,这对庭审的走向有什么影响?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
展开


在庭审过程中,审判长提问的时间是依据不同的庭审阶段以及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的。 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提问题较为常见。法庭调查是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了解的阶段。审判长在此阶段提问,主要是为了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实,明确双方争议的焦点。比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审判长可能会询问合同签订的时间、地点、双方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录。审判长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各方的陈述和举证情况适时提问,以保证法庭能够准确掌握案件事实。 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也可能提问题。法庭辩论是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发表意见、进行辩论的环节。当双方辩论偏离主题或者对重要问题阐述不清晰时,审判长可能会通过提问来引导辩论方向,确保辩论围绕案件的关键问题进行。例如,在涉及法律条文适用的辩论中,审判长可能会询问双方对某一法律条文的理解和依据。 此外,在庭审的其他环节,如当事人最后陈述阶段,如果审判长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某些情况,也可能会提问题。总之,审判长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