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工作快一个月了,公司还没和我签劳动合同。我不太清楚用人单位到底在啥情况下必须和员工签合同,是一入职就得签,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签?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避免自己权益受损。
展开


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举措。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用人单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从用人单位开始使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那一刻起,劳动关系就已经建立了,此时就具备了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这里的“用工之日”是关键节点。比如,您到一家公司上班,第一天开始工作,这就是用工之日。即便没有办理正式的入职手续,只要开始实际工作,用人单位就有义务在一个月内与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规定,目的是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味着,除非出现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辞退劳动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劳动者提供了更稳定的工作保障。 所以,简单来说,用人单位只要开始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就应当尽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晚不能超过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