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买卖合同在何种情形下无效?
在二手房交易中,了解二手房买卖合同在何种情形下无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致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比如严重的精神病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那么这个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其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若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也是无效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等。他们签订合同的行为,如果没有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事后追认,合同就不产生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有相关规定。
再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例如卖家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的重大质量问题,或者采用威胁等手段迫使买家签订合同,并且这种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合同就是无效的。虽然《民法典》对于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一般赋予受欺诈、胁迫方撤销权,但如果损害国家利益,合同直接无效。
另外,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如果买卖双方或者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签订合同, 损害了国家、集体或其他第三人的利益,那么这个合同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还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无效。比如通过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来达到逃避债务等非法目的,这种合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法的二手房交易,但实际上是为了掩盖非法目的,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最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例如房屋没有取得合法的产权证书就进行交易,或者交易的房屋属于法律禁止交易的类型等,因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也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总之,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买卖双方都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避免陷入无效合同的风险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追尾事故中交强险可以赔偿吗?如果可以,能赔多少 ?
怀孕三个月是否能离婚?
抢劫多少钱才会被立案?
差1个月退休合同到期,员工辞职有赔偿吗
在江苏工伤怎么要求赔偿?
单位金融票据诈骗30万会判几年?
医保身份工人变更如何办理?
刑事一审不服从业禁止能否提出上诉?
社保卡异地报销医疗费用的比例是多少?
灵活就业医保显示查询参保信息为空怎么办?
支付宝交灵活就业社保如何操作?
合作社股东退出需要哪些资料?
投诉物业经理应该去哪里投诉?
国家扣税中的子女扣税怎么计算?
事故证明书是否可以报保险?
第三人撤销之诉如何收费?
企业收购方式包括哪些?
顶替他人投案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
民法典中离婚时没有分割的财产该如何处理?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