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应当’在法律中是强制性规定吗?

我在看一些法律条文的时候,里面经常会出现‘应当’这个词。我不太确定,这里的‘应当’到底是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呢?比如说规定企业应当怎么做,那企业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我很想弄清楚‘应当’在法律里的性质和效力。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应当
  • #强制性规定
  • #义务性规范
  • #法律后果
  • #法律理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语境中,“应当”一般表达的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法律条文使用“应当”这个词时,意味着这是一种必须要遵守的规定。这就好像是学校老师给学生下的命令,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去做。 从法律原理来讲,“应当”所规定的内容是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就是说,相关的主体有责任去履行这些规定,如果不履行,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随身携带驾驶证。这就是一项强制性规定,驾驶员必须遵守,如果没有随身携带驾驶证,就可能会面临交警的处罚。 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也是强制性的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不过,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应当”的理解和适用也需要结合法律的整体目的、具体的条文内容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有时候,虽然法律规定了“应当”,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也不一定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法律后果。但总体而言,“应当”所体现的是一种法律上的强制要求,违反它往往会带来不利的法律影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