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事故鉴定什么时候可以做?

我之前在医院治疗时感觉医生操作可能有问题,怀疑发生了医疗事故。现在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不知道能不能去做医疗事故鉴定,想了解下医疗事故鉴定在什么时候做才合适呢?
展开 view-more
  • #医疗鉴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选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涉及到能否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责任的认定。 从理论上来说,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就可以考虑进行鉴定,但实践中一般需要等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治疗基本结束后进行更为合适。这是因为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对患者的损害后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如果病情还在发展变化中,可能无法确定最终的损害程度,从而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对于一些病情恢复较快的情况,在出院后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申请鉴定。例如一些简单的术后感染等情况,在感染得到控制、身体恢复差不多后就可以进行。而对于病情复杂、恢复时间长的患者,像涉及脑部损伤、骨折愈合缓慢等情况,可能需要等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等身体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再进行鉴定更能反映真实的损害情况。 如果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对于明确死亡原因、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等至关重要。总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能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