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时候使用资产处置损益?

我在处理公司资产时,不太清楚什么时候该用资产处置损益这个科目。我知道它和资产处置有关,但具体在哪些情形下使用却搞不明白,想了解一下在实际的财务和法律操作中,准确使用资产处置损益的时间点和场景。
展开 view-more
  • #资产处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资产处置损益是一个会计术语,它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简单来说,当企业对资产进行处置,并且这个处置不是因为资产报废等原因时,就可能会用到资产处置损益。 从法律依据角度来看,虽然并没有专门针对“资产处置损益”的法律条文,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准则中有相关规定。根据这些准则,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如果该资产是因为出售等原因进行处置,就需要通过“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来核算处置结果。例如,企业将闲置的设备出售,设备账面价值为50万元,出售价格为60万元,那么这10万元的收益就应该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如果资产是因为达到使用年限正常报废等情况而进行处理,此时不通过“资产处置损益”核算,而是通过“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核算。因为资产处置损益主要反映的是企业有计划的资产处置行为的结果,而正常报废等情况不属于这种有计划的处置范畴。总之,判断是否使用资产处置损益,关键在于资产处置的性质和原因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