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在刑法第几条?
我在处理一个涉及证据的法律事务,听说有人可能作伪证了。我想了解一下伪证罪在刑法里的具体条款,看看这种行为到底触犯了哪条法律,这样心里也有个底,能知道作伪证的后果有多严重。
展开


伪证罪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伪证罪相关的法律知识。 伪证罪是一种在刑事诉讼中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在刑事诉讼这个过程里,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这些特定的人员,故意把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提供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以此来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几个点。首先,伪证罪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也就是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过程中。如果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其他类型的诉讼里作伪证,是不构成伪证罪的。其次,必须是故意作伪证,要是因为记忆错误、疏忽大意等非故意的原因提供了不准确的内容,一般不构成伪证罪。再者,作伪证的内容必须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也就是对案件的定罪、量刑等有重大影响的情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