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经济犯罪由哪个部门立案?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疑似存在经济犯罪行为。我想把这事举报了,但我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来立案处理。是公安局,还是其他什么机关呢?我对这方面的法律流程完全不了解,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展开


在我国,涉嫌经济犯罪的立案机关通常是公安机关。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犯罪的定义。经济犯罪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法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像常见的合同诈骗、非法集资、职务侵占等都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具有管辖权。一般情况下,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这里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当发现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时,公民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会进行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除了公安机关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也可能对经济犯罪案件进行立案。比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经济犯罪,像贪污、受贿等案件,根据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不过自监察体制改革后,这类案件大多由监察委员会进行调查。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普通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机关是公安机关。在报案时,要尽可能提供详细的线索和证据,这样有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