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人群适用正当防卫?

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适用正当防卫呢?像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这些特殊人群,他们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呢?我对这方面不太清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从适用人群来看,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原则上所有具有意识和自主行为能力的人都有适用正当防卫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特殊职业人群,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下,都可以实施正当防卫行为。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他们同样拥有正当防卫的权利。未成年人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如果采取合理的防卫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过,由于未成年人在认知和行为能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判断其防卫行为是否正当时,会综合考虑其年龄、智力等因素。比如,一个十岁的孩子在面对他人的暴力欺负时进行反抗,在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时,会结合十岁孩子的一般认知和行为能力来判断。 精神病人的情况相对复杂。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正当防卫,与正常人适用同样的法律规定。但如果是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实施的所谓“防卫”行为,可能不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因为正当防卫要求行为人具有防卫的意识和目的,而发病期间的精神病人可能无法具备这些主观条件。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警察、军人等,他们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需要实施正当防卫的情况。他们在符合正当防卫条件时,可以进行防卫,但同时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职业规范和法律规定。例如,警察在使用武器进行防卫时,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总之,正当防卫的适用人群广泛,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形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