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义务可以不作出行为呢?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关于义务的事儿,不太清楚到底哪些义务是可以不用通过实际行为去履行的。比如说在某些合同或者日常的责任方面,感觉有些义务好像不用特意去做什么。想问问法律上对于这种可以不作出行为的义务是怎么规定的,具体有哪些呢?
展开


在法律领域,义务可以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要求人们主动做出一定的行为,而消极义务则允许人们不作出行为。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哪些义务可以不作出行为。 首先是不作为义务。它指的是人们被要求不实施某种特定的行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规定,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的义务。这就意味着人们不需要主动做什么,只要不实施伤害他人身体、损毁他人财物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就算履行了义务。再比如,在相邻关系中,一方不得妨碍他方正常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义务,这也是一种不作为义务,不需要做出特定的积极行为,只要不进行妨碍即可。 其次是一些基于合同约定的消极义务。在合同里,双方可能会约定一方不需要做出某些行为。比如在商业秘密保护合同中,接收商业秘密的一方有义务不向第三方披露该商业秘密。这种情况下,接收方只要不做出披露行为,就算履行了义务,而无需采取其他积极的行动。 此外,在公法领域,公民有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义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得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公民只要不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就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不需要做出特定的积极举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