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工伤”不受法律保护?


在讨论哪些“工伤”不受法律保护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工伤。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条例》为工伤的认定和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并不是所有看似与工作相关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而受到法律保护。 首先,故意犯罪导致的伤亡不受法律保护。这里所说的故意犯罪,是指劳动者主观上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从而造成自身伤亡。例如,员工在工作期间为了谋取私利,故意破坏公司设备,结果导致自己受伤,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因故意犯罪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法律不能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利益,否则会违背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其次,醉酒或者吸毒导致的伤亡也不在工伤保护范围内。当劳动者处于醉酒或吸毒状态时,其行为能力和判断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比如,员工在上班前大量饮酒,在工作时因醉酒操作失误而受伤,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指出,职工醉酒或者吸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这是为了促使劳动者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自身不当行为引发的事故。 再次,自残或者自杀造成的伤亡同样不受法律保护。自残和自杀是劳动者主观上故意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与工作本身并无直接关联。例如,员工因个人生活问题情绪低落,在工作场所内自杀,这种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自残或者自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这是因为工伤认定强调的是工作原因与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自残和自杀行为并非由工作原因引起。 最后,在工作中因违反治安管理导致的伤亡,一般也不认定为工伤。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行为。比如,员工在工作场所内与同事发生冲突,打架斗殴导致自己受伤,这种情况就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认定可能会存在一些争议,但总体原则是,与工作无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导致的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 总之,了解哪些“工伤”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要。劳动者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行为和状态,避免因自身不当行为导致无法获得工伤赔偿。用人单位也应该加强管理,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正确处理工伤认定问题,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