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扶养人指的是什么人?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涉及到被扶养人的概念,但不太清楚具体被扶养人是指哪些人。比如在赔偿案件或者赡养问题里,经常会提到被扶养人,我想弄明白到底什么样的人算被扶养人,希望得到专业的解释。
展开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从概念上来说,扶养一般是指一定亲属间相互供养和扶助的法定义务。而被扶养人就是享受这种供养和扶助权利的人。 对于未成年人作为被扶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意味着只要是受害人的未成年子女,在法律上就属于被扶养人的范畴。这里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不幸离世,其正在上学的15岁孩子就属于被扶养人,有权利获得相应的赔偿。 对于成年近亲属作为被扶养人,需要满足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这两个条件。劳动能力的丧失可以是因为身体残疾、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获取收入。而无其他生活来源是指没有其他稳定的经济支持。比如受害人的年迈父母,他们已经年老体弱无法工作,并且没有退休金等其他生活来源,那么他们也属于被扶养人。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害人遭遇意外,其父母就可以作为被扶养人主张相应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