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超速由谁判定?
我前段时间开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对方说我超速了,但我自己感觉没超速。我想知道在这种交通事故里,超速到底是由谁来判定的呢?我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判定结果是否准确呢?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超速的判定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判定主体以及相关依据。 判定交通事故中是否存在超速行为,主要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设备,能够进行科学的判断。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包括判定超速等违法行为方面的职责。 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判定超速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资料。比如常见的电子眼、测速雷达等,这些设备能够准确记录车辆行驶的速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行为证据。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收集违法行为证据。其次是现场勘查。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会通过勘查刹车痕迹、车辆碰撞位置等情况,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推断车辆事发时的行驶速度。此外,证人证言也是判定的参考依据之一。现场目击证人对事故发生过程的描述,包括车辆行驶的状态、速度感觉等,也能为判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果当事人对超速判定结果有异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申请复议或诉讼时,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比如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车载导航的记录等,以便相关部门进行重新审查和判断。总之,交通事故超速判定有着严格的程序和依据,以确保判定结果的公正、准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