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由谁进行训诫?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一时糊涂犯了点事。我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未成年犯罪的情况,是由谁来对孩子进行训诫呢?我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流程,想弄清楚。
展开


未成年犯罪的训诫主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训诫的概念。训诫是一种教育和警示措施,目的是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及其危害,避免再次犯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有特定违法犯罪情形,可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予以训诫。也就是说,公检法机关都有权在各自的工作环节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训诫。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未成年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训诫。当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认为有必要,也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训诫。而到了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同样可以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训诫。 此外,学校、社区等组织在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时,也会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但这与法律意义上的训诫有所不同。学校主要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社区则是基于社会综合治理的职责。法律规定的训诫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正式性,是公检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体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